CN / EN
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全省首个!国家电投四川攀枝花100MW/500MWh全钒液流储能电站一期项目正式并网,放电5小时满足200户家庭1年用电!
发布时间:2025.08.29 浏览次数:73

该项目位于国家钒钛高新区团山片区,48个巨型电池舱整齐排列于此。作为西南地区首个容量最大的全钒液流独立储能示范工程,项目采用国际领先的液流电池技术路线,储能容量可达50万度,放电5小时可满足200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同时满足电能在工业园区就地消纳。

  该项目由国家电投集团四川电力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数据显示,该电站每年可增加新能源发电量利用率约6.64个百分点,相当于多消纳绿电2125万千瓦时,减少碳排放约135.3万吨/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项目从启动到投运仅9个月,填补了我市在长时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的空白,更为我国“双碳”战略实施和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提供了关键支撑。值得关注的是,该电站单日可完成约8.5万千瓦时充电、6万千瓦时放电,显著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

国家电投集团四川公司风电分公司发展部主任邵旺说:“项目具有安全性高、循环寿命长、储能容量稳定等核心优势,同时,我们投资的二期项目全钒液流储能+氢燃机项目也正在规划。”

  该全钒液流储能电站犹如一个“超级充电宝”,创新采用户外预置仓集成化设计,通过智能调控系统实现毫秒级响应,可在电力富余时高效储存绿电,在电网负荷高峰期精准释放稳定电流。通过60兆瓦时的超大容量调节能力,有效平抑新能源发电波动,同时配套110千伏升压站与主电网智能协同,显著提升我市绿电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近年来,攀枝花提出打造“中国钒电之都”。《“中国钒电之都”——攀枝花市钒电池储能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年)》明确,重点打造钒电池“装备制造+材料”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发展千亿储能产业。到2025年,力争形成电堆800MW和2GWh钒电池容量生产能力,约占全国钒电池储能市场的28%。到2030年,形成1.5GW电堆和4GWh的钒电池成套装备和系统集成能力,约占全国钒电池储能市场的35%。

  丰富的钒资源,是该市抢抓钒电池产业发展主动权的底气。数据显示,攀枝花钒资源保有储量0.14亿吨,占全国的62.2%、全球的11.6%,居国内第一、世界第三,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钒产品综合生产基地。

手握资源,攀枝花在钒电池产业方面“大招频频”。2014年,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基于前期电解液制备技术,开发建成一条年产1000立方米钒电解液中试线;2023年,成功签约引进大连融科、国家电投等龙头企业,形成年产千吨级高纯五氧化二钒和3000立方米钒电解液生产能力;目前,已拥有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全国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各类创新创业平台100余个,并组建成立全国首个钒钛金属收储公司。

  “这是一次央企技术输出与地方产业链深度耦合,对于攀枝花建圈强链意义重大,将极大带动钒资源、钒电解液、电堆、系统集成等上下游产业,推动国家钒钛高新区构建以钒钛新材料和清洁能源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世界级钒钛园区,助力攀枝花市全钒液流电池全产业链发展。”国家钒钛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杨雨驰说。